倔強的工匠精神:我們不相信物美價廉!
- 分類:浩勝動态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4-21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說起德國制造,你也許不知道他們曾經背負的那個屈辱,你隻知道西門子、奔馳、寶馬、拜耳、漢高、阿迪達斯等品牌都是德國的,還成了享譽全球的高品質産品的代名詞。德國精神是如何得以弘揚的呢?德國制造,不追求價格,但追求價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細節,不追求廣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質量!德國工匠:我們不相信物美價廉!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但是如今,在這個隻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竟有2300 多個世界名牌。是什麽原因造就了享譽世界的“德國制造”?
倔強的工匠精神:我們不相信物美價廉!
【概要描述】說起德國制造,你也許不知道他們曾經背負的那個屈辱,你隻知道西門子、奔馳、寶馬、拜耳、漢高、阿迪達斯等品牌都是德國的,還成了享譽全球的高品質産品的代名詞。德國精神是如何得以弘揚的呢?德國制造,不追求價格,但追求價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細節,不追求廣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質量!德國工匠:我們不相信物美價廉!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但是如今,在這個隻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竟有2300 多個世界名牌。是什麽原因造就了享譽世界的“德國制造”?
- 分類:浩勝動态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4-21
- 訪問量:0
說起德國制造,你也許不知道他們曾經背負的那個屈辱,你隻知道西門子、奔馳、寶馬、拜耳、漢高、阿迪達斯等品牌都是德國的,還成了享譽全球的高品質産品的代名詞。德國精神是如何得以弘揚的呢?德國制造,不追求價格,但追求價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細節,不追求廣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質量!德國工匠:我們不相信物美價廉!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但是如今,在這個隻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竟有2300 多個世界名牌。是什麽原因造就了享譽世界的“德國制造”?
1、『德國制造』曾經是帶有侮辱性的符号
德國人進入工業化後也經過“山寨階段”:向英、法學習,偷人家的技術,仿造人家的産品。
爲此,英國議會還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過對《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進口貨必須注明“德國制造”。“Made in Germany”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帶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國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初,大學的科學研究是與生産領域完全脫節的。盡管那時“世界科學中心”在德國,但是美國人很聰明,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後,不是一味地跑到大專院校裏做研究工作,而是進入到市場裏去辦企業。
19世紀90年代初,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一看,發現美國工業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這才明确提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并開始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的發展。由于德國有基礎科學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學理論與工業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在半個世紀時間裏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隊伍、工程師隊伍和技術工人的隊伍結合在一起,領導了“内燃機和電氣化革命”,使德國工業經濟獲得了跳躍式的發展。
此後,德國的機械、化工、電器、光學,直到廚房用具、體育用品都成爲世界上質量最過硬的産品,“德國制造”成爲了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德國最有名的公司,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它們直到今天都維持着世界性的聲譽。
2、珍視“身後名” 不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個“喜新厭舊”的民族,德國人喜歡有經曆的東西,有曆史記憶的東西,有文化記憶的東西。
我認識一位德國教授,他家裏現在還有上個世紀60年代生産的木頭箱子一樣大的電子管收音機,由于質量好,照樣在用。我問他,“你還用這麽老的東西?”他說,“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時發生在這收音機旁的故事,對我來說,這可是比什麽都要珍貴的啊!”
德國人生産的圓珠筆摔在地上10多次,撿起來依然可以用。德國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會倒,就是被戰火摧毀了,德國人也一定要按原樣将其重建起來。
有一張關于德國建築物的照片,名叫“不變的德國”,展現的是二戰以後德國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紀式晚期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爲什麽?二戰結束後,德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廢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戰火摧毀,德國人非常心疼,因爲德國人就是喜歡自己的文化。怎麽辦?德國人死活也要把當年的照片找出來,把當年的設計圖找出來,一定要按原樣一座座地重修起來。今天你跑到德國去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什麽現代建築,幾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時代的風格。
德國有座王家歌劇院在二戰中被美國飛機全部炸毀,德國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劇院是過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結果毀于一旦。怎麽辦?
二戰後德國人就把這片廢墟圈起來,搞了一批科學家、文化學家、考古學家、建築師、技術工人,大約上百号人,花了35年時間,把這堆破磚爛瓦又重新裝回去了,你現在再看這座王家歌劇院,怎麽也看不出來是炸彈炸爛了以後又重新裝回來的,這座建築成了“世界文化遺産”。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人說,“這個行動本身就屬于世界文化遺産”。正是由于德國熱愛、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變的德國”。
由于德國的經濟發展不靠房地産市場,所以一位德國建築師很難拿到一個建築項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會精心設計,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個藝術精品,一定要讓它流芳百世。
因此,在德國,你永遠也看不到有兩座建築物會是一樣的。
因此人們說,德國建築師重視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後名”。一枚小小的螺絲釘,折射出德國制造業傳承的“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名工匠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對每件産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緻,“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
貝希斯坦是德國享譽世界的鋼琴制造商。成立162年來,貝希斯坦始終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來制造鋼琴,每一台鋼琴都當做藝術品來打磨。
爲了保證制琴技師的專業水準,貝希斯坦建立了一套學徒培養制度,2012年在全球僅招收2名學徒,2013年才開始增至每年6名。公司服務部主管、鋼琴制作大師維爾納·阿爾布雷希特說,學徒們需要進行3年半的輪崗學習,每個學徒會在每個部門待上1周至1個月,每個部門都派最優秀的老技師親自教授鋼琴制造技能。
貝希斯坦不僅培養鋼琴制作師,還爲在全世界出售的鋼琴培養服務技工。阿爾布雷希特說:“德國的職業培訓體系非常獨特,許多人都認爲貝希斯坦的鋼琴制作師培訓是最好的。”
法蘭克福财經管理大學經濟學家博飛說,德國制造業的研發人員不需要考慮“性價比”,他們所追求的是生産出質量最好的産品。簡單地說,就是“但求最好,不怕最貴”。這也是爲什麽一些德國制造的産品在國際市場上能夠占據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
博飛長期跟蹤、研究德國中小企業。他說,眼光長遠是德國中小企業的鮮明特點,一兩年甚至三五年的行業環境變化,不會影響他們對自身産品的專注。因爲專注,德國企業主往往窮其一生打造一件精品,甚至子承父業,世代相傳。
德國除了有人們耳熟能詳的奔馳、寶馬、奧迪、博世和西門子等知名品牌之外,還有數以千計普通消費者沒有聽說過的中小企業,它們大部分“術業有專攻”,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骛,在一個細分産品上不斷積累優勢,在各自領域成爲“領頭羊”。
在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奧斯納布呂克市,有家企業叫漢宏國際物流公司,公司總裁克勞澤·黑爾曼說,德國中小企業尤其是家族企業對自身所處的行業有一種情結,即使行業暫時不景氣,他們也不會輕言放棄。
對于大多數德國人來說,“完美”是不存在的,無論一個産品或者一個事物有多美好,總有變得更好的可能性。德國的制造業企業目光就投射到這些可能性上。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版權所有:廣州浩勝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京ICP證000000号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廣州